几大债券的比较
不管债券市场今后的行情会如何演绎,学点债市的投资技巧有备无患。今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债券的一些知识,希望对您的投资有所帮助。
交易所公司债
收益:中流动性:好,可以T+0风险:中低
目前普通投资者可购买沪深两市发行的公司债。公司债的投资门槛与债券型基金一致,大致在千元左右。投资者需要先在证券公司开通账户,像购买股票一样,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进行申购和交易。交易所公司债和股票流动性一致,需要在9:30~11:30、13:00~15:00的连续竞价时间才能购买。
公司债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两种,除了可在固定的时间获得利息和本金,还可通过沪深交易所市场逢高卖出,通过低买高卖来锁定收益。目前公司债收益率多在4%~10%之间,根据债券评级以及公司本身偿还能力的不同,收益率也不同,如果想获得更高收益,也需要承担高风险。
一般来说评级高的产品,收益相对较低,而评级较低的则收益相对较高。建议投资者挑选该类债券时,先选择行业,一些景气度较低或属于产业转型被淘汰的落后行业则要尽量避免。
此外交易所债券实行的是T+0回转交易,当日买进后当日可卖出,可反复做当日的短差。交易费用方面,券商需向客户双向收取佣金(含规费),目前单次佣金为万分之二。而印花税、结算费等因券种不同略有差异,投资者可在中证登公司的收费标准文档中查找,或询问开户营业部。总体上,债券的交易费用低于股票。
储蓄国债
收益:中低流动性:弱,需要持有到期风险:低
储蓄国债是政府(财政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电子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与传统储蓄国债相比,电子储蓄国债的品种更丰富,购买更便捷,利率也更灵活。由于其不可交易性,决定了任何时候都不会有资本利得。这一点与现有的凭证式国债相同,主要是鼓励投资者持有到期。
由于目前处于降息通道,储蓄国债的收益率也在继续下降。10月发行的新一期储蓄国债,3年期票面年利率4.2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5个基点;5年期票面年利率4.6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4个基点。不过目前储蓄国债的利率仍比同期限定存高,也比商业银行柜台政策性银行债更高。
可转债
收益:高流动性:强,T+0风险:高
可转换债券(可转债)是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可转债是稳健投资的一个较好品种,可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相当于一个债券+期权,可构建出攻守兼备的投资策略,因而受到不少投资者追捧。
可转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债权性,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选择持有到期,收取本息。二是股权性,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券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三是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债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
需要提醒的是,可转债要在转股期内才能转股。现在市场上交易的可转债转股期一般是在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后至可转债到期日为止,期间任何一个交易日都可转股。可转债转股不需任何费用,所以账户中没必要为转股准备多余的资金。一定要注意的是可转债一般都有提前赎回条款,持有转债的投资者要对此密切关注。当公司发出赎回公告后,要及时转股或直接卖出可转债,否则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债券型基金
收益:中流动性:中,通常需要1~3个交易日的赎回时间门槛:低,1000元即可参与风险:中低
目前债市主要分为两个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市场。前者因为涵盖整个债市70%以上的交易量,被称为债市主战场;后者虽然目前正逐步扩容,但交易活跃性与前者仍有一段差距。
另外,由于目前银行间市场也只允许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对于散户而言,很难直接参与。而交易所市场虽然允许散户投资者进行交易,但因为流动性不够,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强。因此,普通投资者只能通过债券型基金参与债市牛市。
通常来说,债券型基金的认购、申购费都较低,赎回费率也不高,成本可控,是普通投资者间接参与债市投资的较佳方式。
但是如何挑选债基?好买基金研报认为,建议选择债基时采用以下几步:第一步,要看债券品种与个人风险偏好匹配度。目前债基可分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纯债基,分别是参与打新的债基、约有两成仓位参与股市投资的债基,和不打新不买股票纯投资债市的债基,就风险来说二级债基最高,而纯债基最低。第二步,要看基金团队的运作年限以及优势。第三步,要看杠杆比例。债基可通过质押标的债券进行融资,加大杠杆的操作有助于增强组合整体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加杠杆意味着加风险,高杠杆有助于增厚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
相信通过上面的学习,您一定对这个知识点有所了解,希望您能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话才可以在市场汇总如鱼得水。
声明:期货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