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分股,买成分股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被称为股票价格指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成分股,买成分股有什么好处?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股票价格指数能综合考察股票市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股票投资和合法的股票增值活动的参考依据。那么,这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被笼统的称为成份股。成分股就是一整套股票里的每只,比如50etf里的股票就叫50etf的成分股.
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就是目前沪、深股市中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指数,而构成上述指数的股票就分别称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深圳100指数成份股。
成分股的筛选方法:
1、先根据指数编制方法,留下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上市时间不足一季度,除非该股票日均流通市值排在前18位;暂停上市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股价波动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2、综合排名
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具体方法是:根据过去一年的日均数据,先对各指标分别排名,然后将各指标的排名结果相加,所得和的排名作为股票的综合排名。
一般而言,现180成份股中综合排名靠后的股票容易从成份股中被剔除,而在候选样本股中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容易被选入新的成份股。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选择上证180成份股时首先要考虑行业分布的情况,要视行业流通市值比重进行样本股配额。
3、行业分布
上证180指数采用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特点进行调整,将上市公司分为10大行业。
在选择成份股时,首先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具体方法是:第i行业样本配额=第i行业所有候选股票流通市值之和÷上海市场所有候选股票流通市值之和×180。然后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指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最后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如果候选调入样本中某行业无合适股票可以选入指数,则由候选调入样本中综合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
目前主流的成分股有:上证50;沪深300;创50;科创50等。
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股票价格指数的成份股。成份股可以是全部上市股票,也可以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成份股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条标准:一是成份股的市价总值要占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市价总值的相当部分;二是成份股价格变动趋势必须能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总趋势。
在我们平时选股当中,很多人其实并不懂怎么选股,尤其是技术面和基本面,对于基本面,成分股是没有办法去判断的。但基本面,基本上就是比较好的。
例如上证50,说白了就是沪市中前50名尖子生;而沪深300就是沪深两市前300的尖子生。既然投资机构都已经帮我们挑选出来了,那我们直接买这些股票,就可以节省很多研究基本面的时间和精力。
更何况,大多数人并不懂基本面怎么看,所以,干脆选择成分股操作,就可以规避绝大部分基本面潜在的风险。另外,如果你懂得怎么看基本面,在机构经过严密筛选之后,你再从成分股里挑出那些基本面最好的股票,岂不是锦上添花,事倍功半。
文中观点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更多股票、基金投资技巧以及当下热点题材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股市投资技巧学堂】(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