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由流通量的适用范围与处理方法

| 恩琳

自由流通量是指上市公司实际可供交易的流通股数量。实际上是上市公司实际可供交易的流通股数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如何掌握自由流通量的适用范围与处理方法,欢迎阅读!

自由流通量的含义

20世纪末,指数提供商纷纷推出全球指数系列,当时国际市场上政府持股和交叉持股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如果忽视这些情况去编制指数将导致指数中不同国家权重的扭曲,为避免这种情况,自由流通量的概念开始出现。但当时的牛市环境下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多关心大盘指数,中盘和小盘指数较少受到关注,因此对自由流通的概念没有太大兴趣。

2000年以后市场步入跌势,出现了很多流动性较差的股票,指数样本股票的流动性逐渐引起投资者的重视。鉴于此,很多指数逐步由总市值加权计算调整为自由流通量加权计算,使用自由流通量成为潮流。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之后,上市公司股本全部变为流通股,分为有限售条件股和无限售条件股,原有的非流通股东持股逐步转变成无限售条件股。由于政府机构、公司控制人、公司管理层等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或无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在计算指数时须将流通股数量进行相应扣除,以实际可供交易股数为计算个股权重的基础。

因此,自由流通量界定为上市公司全部无限售条件股扣除“持股比例超过5%的下列三类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无限售条件股”:

a) 国有(法人)股东;

b) 战略投资者;

c) 公司创建者、家族或公司高管人员;

对自由流通量的认定与处理基于可公开获得的股东信息,即上市公司按法律规定披露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上市公告书等所有公开信息。

对上市公司行为导致的自由流通量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对非公司行为造成的自由流通量变化每半年定期调整一次,调整生效时间分别为每年1 月、7 月的第一个交易日。

自由流通量的适用范围

1、投资分析

2、资产配置

3、模拟ETF组合

4、期限套利、套期保值

自由流通量的处理方法

(1)自由流通量的确定

自由流通量等于公司A股总股本中剔除限售股份以及属于以下六类基本不流通的股份且股东持有股份量超过5%或具有一致行动人关系股东合计持有股份数量超过5%的股份。

六类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如下:

1)公司创建者家族和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持有的股份

2)国有股

3)战略投资者

4)冻结股份

5)受限制的员工持股

6)交叉持股

公式表达:

自由流通量=总股本-(限售股份+其他扣除数);其他扣除数:代表符合上述条件的六类基本不流通股份。

(2)自由流通市值的确定

上市公司自由流通股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频繁的变动,为适度保持指数的稳定性,采用分级靠档法进行指数的计算。

自由流通比例=A股自由流通量/A股总股本

用于指数计算的调整后自由流通股本数=A股总股本×加权比例

自由流通市值=用于指数计算的调整后自由流通股本数×股价

(3)指数计算中调整方法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大小非解禁逐渐进入高峰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指数可投资性,上证所和指数公司自08年2月1日起对自由流通量实施规则作了调整。对大小非解禁事件的处理由实时调整变为每半年集中调整一次。由公司每年1月和7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对其引起的自由流通量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两次定期调整之间,大小非解禁指数不调整,在定期调整时集中处理。


8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