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洪涝灾害致15死4失踪
洪涝是一种自然灾害,指因降雨过多或河流湖泊水位突增导致大面积的水浸现象。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重庆万州洪涝灾害致15死4失踪,供大家阅读参考。
重庆万州洪涝灾害致15死4失踪
记者从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7月5日7时,当地新一轮强降雨已造成15人死亡、4人失踪,13万余人受灾。
7月3日以来,重庆市大部地区出现阵雨或雷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地区,巴南区、潼南区、合川区等17个区县的136个雨量站达大暴雨。其中万州区长滩镇出现特大暴雨,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截至7月5日7时,此次强降雨导致万州、涪陵、巴南、长寿、江津、南川、万盛、綦江、梁平、开州、武隆、城口、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等19个区县303个乡镇(街道)遭受洪涝、地质灾害,造成134060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因灾失踪4人,另有7500余公顷农作物受灾,212间房屋倒塌。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重庆市应急总指挥部办公室将救助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并紧急向万州区调拨帐篷、折叠床、应急灯、毛巾被等应急救灾物资2900余件。当地正加快推进各类灾害险情处置,及时对受损区域场所、市政设施、民生设施、建构筑物等开展应急处置,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发生洪涝时应该怎么做
1、向高处转移。一旦发生洪涝,如果时间充足,需有组织地向高地、山坡等高处转移。如果已经被洪水包围,要尽量使用船只、木板等工具进行水上移动。持续暴雨容易引发山洪,在转移的过程中避免渡河,同时留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加快转移速度。
2、远离低洼地带。城市内涝会导致低洼地带严重积水,必须尽快远离。行走或开车时要避开危墙危房等区域,注意车辆及人身安全。不要将车辆停在地下车库,开车时不能驶入深度未知的积水区域。如果与其它旅客同时被困,要保持冷静,听从人员指挥,不要单独行动,避免大喊大闹消耗体力。
3、远离漏电区域。在发生洪涝时,高压线铁塔可能会倾倒,电线发生断折,造成漏电现象,非常危险,必须尽快远离。在转移的过程中,需携带干净的水及干粮,不能喝自来水。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原因如下:
1、洪水灾害成因: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
2、雨涝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所致。
具体含义: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洪涝
自救方法有哪些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5、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6、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7、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洪涝
的危害是什么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性病和慢性病增加发作机会,如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及贫血等都可因此而复发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