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受访者表示会漫无目的刷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携性赢得了人们的瞩目。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86.1%受访者表示会漫无目的刷手机,供大家阅读参考。
86.1%受访者表示会漫无目的刷手机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如今人们对于手机越来越依赖,通过手机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衣食住行问题,还能带来娱乐、工作属性。
不过,很多人都会出现漫无目的刷手机现象,很多时候并不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是拿起手机各种刷,甚至沉浸在短视频中。
据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的调查。
结果显示:86.1%的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37.3%的受访者经常会。
其中,短视频分享平台(73.6%)、即时通讯应用(55.6%)、社交媒体(46.8%)占用受访者的时间最多。
主要表现为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过量浏览娱乐信息是普遍的不良媒介使用习惯。
尤其是如今短视频平台算法非常“刁钻”,会一个劲的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而且结合各种大数据,推送的内容非常精准,让很多人无法自拔不停的刷,从漫无目的到沉迷其中。
长此以往,会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干扰,尤其是睡前刷手机,很容易就会导致失眠,进而长期影响状态。
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选择卸载某个极容易消耗时间的软件,刻意的进行控制,增加户外互动,改善沉迷手机的情况。
如何戒掉手机瘾
1、减少手机作为工作工具的时间
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们一定会打电话!与其为了“秒回”那些不紧急的信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还不如关闭微信、微博的新消息提醒。工作时,用QQ及邮件,无需守着手机。男女朋友聊天或者与朋友插科打诨的闲聊,在休息的时间集中回复。
2、微信消息打开免打扰功能
很多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跃,每天消息不断,还不时有土豪发红包。不断查看群消息,抢个几毛几分的红包只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建议对所拥有的群进行一次精简整理,将非工作群打开“消息免打扰”。关注的公众号内容,在闲暇时间翻看一下推送,好的文章收藏起来反复看。
3、刷朋友圈不如约见面
每天不刷朋友圈,生怕跟不上朋友们的节奏。但当你习惯不看朋友圈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错过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消息。假如真的关心某位朋友的近况,那就偶尔专门点开他的朋友圈查看一下就好,但更好的方式是约出来聚一聚,更能增进感情。
4、学会给自己断网
在需要专注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里,建议大家给自己断网,手机也要打开免打扰功能(可将几个重要电话列入白名单)。放下手机,和爸妈聊聊家常,与伴侣一起做饭、散步,与孩子一起读书、玩游戏。面对面地与所爱的人沟通和交流,这才是真正幸福美好的事情。
5、删掉不常用的软件
删除一些不常用的应用,很多购物、旅行、理财、游戏、微信、QQ等APP太多,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对于推送信息,如果对我们没有用处,那就是干扰,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屏蔽或者取消关注。
6、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机
睡前和早上醒来,是手机依赖症最容易病发的时段,所以要特别提醒大家,在这两个时段,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
过度沉迷手机的解决方法
1. 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确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并在家庭中达成共识。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范围,例如每天晚上7点后不使用手机,或者在学习和作业时间禁止使用手机。
2. 制定规矩和约定:与家人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并共同遵守。例如,将手机放在特定的地方,避免将手机带到卧室,或者在就餐时将手机放在一边。通过规定限制,有助于减少手机沉迷的可能性。
3. 寻找替代活动:帮助沉迷手机的人发展其他兴趣和活动,例如运动、阅读、绘画、社交活动等,以分散注意力并提供更有意义和丰富的娱乐选择。
4. 使用应用程序限制功能:现代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通常都提供应用程序限制功能,可用于控制和管理手机使用时间。家长可以设置应用程序限制,限制社交媒体或特定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以帮助管理手机沉迷问题。
5. 创建无手机区域和时间:在家中创造一个无手机的区域,例如餐桌或家庭活动区域。同时,指定一段时间,例如每周一天,全家一起度过无手机的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共同的户外活动或家庭游戏,增进亲密关系。
6.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鼓励沉迷手机的人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可以设定目标,逐渐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并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和有益的活动上。
7.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手机沉迷问题过于严重,无法通过以上方法解决,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帮助。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更具体和个性化的建议,并帮助沉迷手机的人应对挑战。
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1、设定合理的规定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定,例如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规定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使用手机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正确的使用手机习惯,并且在规定之内使用手机也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太大的伤害。
2、提供其他有趣的活动
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机带来的刺激和乐趣,因此家长可以提供其他有趣的活动,例如户外运动、阅读、绘画、玩具等,来分散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帮助孩子从手机上解脱出来。
3、充分沟通
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孩子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例如影响眼睛健康、影响学习和社交等。同时也需要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对孩子进行倾听和理解,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通过沟通,让孩子认识到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有更多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4、模范行为
孩子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定,让孩子感到大家都在努力。同时,家长也要关注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时间。
5、使用家长监管工具
现在很多手机和应用程序都提供家长监管功能,例如设置儿童模式、限制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限制手机上网等。家长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监控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确保孩子的手机使用安全和合理。同时,家长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选择合适的监管工具。
总之,针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家长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正确的使用手机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通过沟通和提供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从手机上解脱出来,建立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手机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过度使用手机很容易近视、眼疲劳、缺少锻炼身体健康下降、开车容易产生幻觉而发生事故、脑力下降等等情况。
尽管手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较小,但由于贴近人的头部,电磁辐射有一半被使用者的头部吸收了。手机的工作频率属于微波频段,每当电话拨通,手机与蜂台站之间就处于双向通话状态,不论持机者是听,还是讲,都处于发射状态。在手机的天线附近,存在着较强的电磁辐射,使用手机时,射频电磁波包围着人体的头部,超量的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神经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脑部肿瘤。
在我国,报道使用手机而影响健康的事件也有发生。多个手机使用者反映有电磁过敏症状,如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河北省廊坊地区有一则死于脑癌的记载。据了解,这个人在使用手机2~3年后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开始以为是工作劳累,直至头痛十分严重时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部恶性肿瘤。肿瘤发生的部位正好是与手机相对应的位置。此外,手机的电磁波还会严重破坏心肌电位平衡,诱发心脏疾病的发作。另外,也有资料表明,手机的电磁波容易造成女性月经紊乱、孕妇的胎儿畸形以及影响乳母的乳汁分泌。